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以房养老在我国研究现状,以及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略信息一览:
抵押房子养老现实吗?
“以房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将住房反向抵押给保险公司,从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金。这本是***鼓励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但部分不法公司和人员,却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对老年人实施欺诈,导致部分老人陷入房财两空的境地。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84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的规定,农民的宅基地住房不能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丧失了以房养老的基础,因此农民也就不可能参与以房养老了。
另外,中国父母普遍希望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所以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是不能接受的。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看来,这种养老方式可能更符合社会需求。比如年轻的时候靠自己的努力买了一套房,老了就把这套房抵押出去。死后,房子自然成了保险公司的。
以便老年人在选择提前退保时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退保损失衡量利弊。问题三:4城市率先试点,“以房养老”离成都有多远?适合全国普遍推行吗?律师解读: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试点实施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平安证券研报称,在不考虑未来房价风险的情况下,如果四线城市单处房产价格评估值在40万元,那么利用房产进行反向融资的额度将在20万元左右。如果借款人未来生存年限是20年,每月实际收入不足1000元。显然这种以房养老模式与现在的住房抵押融资相比优势不大。
时评:以房养老到底存在哪些不足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行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旨在满足老年人生活、健康和社交需求,提供专业化、全面化的服务。但是随着需求量增长,服务行业不断扩大,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呈现。
2、这种保险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且比较小众,其准入门槛高、法律关系复杂、风险因素多,对机构业务开展和销售管理都非常严格。不法分子所谓的“以房养老”风险极高,且暗藏陷阱。
3、“以房养老”不等于“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原本可以让老人们的房子变成实实在在的“养老金”,但目前市场上不少打着“以房养老”旗号推出的产品却真假难辨,最终使老年人“钱房两失”。
4、我个人觉得让这种新的养老金仍然很好,但我不会让父母带走旧学校;事实上,这很简单。作为孩子,我有责任和义务支持我的父母。我会租房,不会拿房子。
“以房养老”保险试点情况如何?
1、以房养老政策在经历了一年的酝酿后终于落地。记者16日从推出这款产品的保险公司获悉,四大试点城市北京、武汉、上海和广州都找到了接受以房养老的客户,共有22户家庭获得承保。这些家庭包括孤寡、失独、无子女、空巢和有子女老人。
2、从试点情况来看,业务开展并不理想。截至今年6月底,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相关业务,共有98户家庭139位老人完成承保手续。“在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一些人难以接受‘以房养老’。”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说,很多老人也难以接受自己辛苦一辈子挣来的房子未来成为别人的。
3、以房养老实则是一款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牵涉到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无规可依、风险顾虑及业务各自为营为最大障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涉及银行的房产处置权,而目前银行处置只能通过***拍卖渠道解决,银行自身没有这个处置能力。另外,中国房屋产权70年,是“倒按揭”的最大障碍,也是与国外政策环境最大差异。
关于以房养老在我国研究现状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分析、以房养老在我国研究现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