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激励措施,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指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略信息一览:
《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中提到哪些要求...
1、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医教协同深化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面向全体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临床见习实习。
2、据报道,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应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全科医生面临人员短缺的尴尬,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3、增加全科执业范围 去年,国务院下发的《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明确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有关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在原注册执业范围基础上增加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允许其在培训基地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科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是什么意思
家庭医生就是签订健康契约的全科医生,是健康管家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具有独特的技能和知识,使其具有资格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
全科(临床)医生与签约家庭的一种服务关系。根据健康界网相关资料显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临床)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
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是指居民自愿与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书,建立约定服务关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通过居民与全科医生进行签约,从而与签约患者(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以便对签约个人(家庭)提供安全、方便、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浙江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如何提及信息...
1、在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方面,提出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搭建或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线上为居民提供签订协议、健康咨询、慢病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信息系统记录的服务行为,作为考核评价家庭医生服务履约的重要指标。
2、《关于推进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医联体或医共体二级及以上医院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30%号源。家庭医生可为符合条件的签约慢***患者开具4周至12周长期处方。
3、逐步形成与签约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家庭医生收入分配机制,使家庭医生有动力提供更多有价值服务,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借助医保支付方式这个有力杠杆推动改革,同时更加合理配置与使用医保经费,提高医保基金绩效水平。
4、在“加快推进‘医学高峰’建设”中明确“加强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迭代升级宁波云医院平台,推进实体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建设。强化基础护理和“互联网+护理”服务。在“优化内部运行机制”中明确“发挥数字化支撑作用”。围绕“新基建、新应用、新业态”,加快构建“健康大脑+”系列。
5、电子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到2025年统筹建成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广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远程检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应用。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激励措施,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指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