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小组,以及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略信息一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构建以居民个人为主线的签约服务和健康管理数字化服务体系,逐步集成线上签约管理、健康管理、诊疗服务、满意度评价、绩效考核、综合管理等应用。通过电脑端和移动端协同、家庭医生端与居民端互动,有效支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医防融合,提高居民健康管理水平及满意度。
给予家庭医生一定补助。(四)推进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三大平台”,实现家庭医生医疗服务、绩效考核、运行监管、分析评价等全程控制,实现个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效率和水平。
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国家卫计委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实施方案。今年全国六成以上的重点人群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据悉,截至2016年年底,在已经开展的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
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2)
法律分析:(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由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鼓励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适宜的签约服务。承担签约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配置与签约服务相适应的人员及设施设备。(二)家庭医生。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推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该政策旨在建立家庭医生与患者长期稳定的关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家庭医生可参与签约居民的住院查房、病案讨论、治疗方案修订及出院后的针对性健康宣教、用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指导、预约复诊服务,实施连续性健康管理;设立全-专科联合门诊,为有专科诊疗需求的签约居民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门诊服务。
他还说,今年4月,我委在上海召开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了各地工作经验。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务院医改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10个方面工作要求。
家庭医生签约并非每年都需要重新签订,而是根据双方约定的期限来确定。每位居民或家庭在同一时期内只能选择一名家庭医生进行签约,签约周期通常不少于一年,期满后可以选择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签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可及的健康服务关系,以提高您的健康服务品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三师共管”,即: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师作为家庭医生团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医患沟通的桥梁。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医联体或医共体二级及以上医院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30%号源。家庭医生可为符合条件的签约慢***患者开具4周至12周长期处方。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各市(区)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70%,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可度大幅提升。
在试点的基础上,修订实施方案,在全市推开,各乡镇卫生院选择2-3个基础较好的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逐步扩大范围到全体居民。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的关键切入点,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概念: 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涵盖基本医疗服务,由乡村医生主动与家庭成员代表签订服务协议,让乡村医生与群众形成契约式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 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目的: ⑴、以签约的形式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服务进行宣传。
关于家庭医生绩效考核小组,以及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